跳到更新
英文片名也是落落長:UFC Personal Trainer: The Ultimate Fitness System,下文簡稱UPT。最近公司比較忙,回家也都把時間花在Blog上,竟然連期待已久的UPT發售了都不知道 orz
老實說我買KINECT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跳舞遊戲跟健身軟體,無奈健身類型的遊戲一直都沒有一款看的上眼。會注意到這款遊戲完全是受當兵同梯的影響,他剛好大學主修拳擊,每天十幾個小時的相處,耳濡目染之下,也學到一點皮毛。
進入遊戲後,第一件事就是輸入你的年齡、身高、體重,記得...右上角有選項可以調成公制,我在那邊換算半天,KEY完資料才發現 Q_Q
接著就會進行基本的測試,包括仰臥起坐、伏力挺身和開合跳,記得先做好暖身阿,還在狀況外就直接測驗,做完全身痠痛...
以基本測驗來說,明明就全身都在感應區,標準的動作有時候還是會被系統漏掉。判定的方式可以說是很寬鬆,不過又有基本的要求。仰臥起坐須要遵照螢幕的箭頭指示上下,不然不計算次數。伏力挺身也是差不多,不過他的重點不是手的動作夠不夠標準,只要膝蓋不跪地,腰部動作大一點,都還抓的到。開合跳就滿慘的,最嚴重三四下就會漏一下,跳得要死要活,結算一分鐘竟然只跳30次...不過如果是把他當訓練軟體,而不是追求數值上的極致的話,是可以忍受啦~
測驗完之後就可以輸入心跳數了,這邊UPT也是採用簡易的做法,倒數15秒自己量心跳數輸入,其實微軟應該要弄一個原廠的心跳計套件才是,不然像EA的運動遊戲「貴鬆鬆」,花錢買了,套件又只能在他的遊戲用,真是浪費。不能像Wii Fit一樣可以量體重也不是很方便,雖然KINECT的操作方是很適合做健身軟體,配件方面卻還是滿弱的。
都完成之後,就可以正式進入訓練了,我是先選了Mark DellaGrotte的pre-made workouts模式裡面的workout 1 – Intro to strikes課程 (15分43秒)。
玩之前建議可以先去選項把字幕打開,雖然這片看不懂英文也可以玩,不過教學的部分,很多注意事項可能會漏掉。單純以遊戲角度來看,這或許無傷大雅,反正判定很寬鬆。
對於格鬥技有興趣的就比較頭痛了,遊戲中的教練大部分都不是用鏡像的方式教學,偶爾會轉側面做一些重點講解,這可能要習慣一下,而且在姿勢的調整上面也都是快速講過去,所以還要是要一些相關知識才行。
Jab:直拳(出拳的手與前腳同邊)
Cross:直拳(出拳的手與後腳同邊)
所以Jab Jab cross就是,左直拳、左直拳、右直拳。
直拳的瞄準目標是對手鼻樑。
Elbow:肘擊 (攻擊兩側敵人)
Hook:鉤拳 (攻擊臉頰)
Uppercut:上鉤拳 (攻擊下巴)
Knife:手刀 (攻擊頸部)
Knee:抬膝
kick:踢擊
Front stance:兩腳左右成一線的平行站姿
Combat stance:兩腳一前一後的戰鬥站姿
Boxing guard:拳擊手部預備動作 (拳靠近臉部)
Karate guard:空手道的手部預備動作 (拳靠近腰部)
Back fist:拳背攻擊
Rising block:上擋
Low (Down) block:下擋
Body Rip:短拳 (攻擊對手腹部)
Hit the mitts :就是跟著教練的指示打手套,一開始可以看綠色箭頭,熟一點就直接聽語音或看教練的動作。
Speed Ball:速度球,概念很簡單的東西,就直接看影片吧。只是打空氣很沒真實感就是了,也沒辦法練到手眼的協調性,變成只是需要依照指定速度的節奏遊戲...
感覺上應該是很基本的數值而已,不會有像遊戲中完整的圖表。而且註冊的時候超不爽的,國家加上面直接寫Taiwan,Province of China,我還第一次註冊國外帳號遇到這種鳥事。
附上IGN評分
7.5
Presentation
Clean, well-organized interface with plenty of high-quality video tutorials. Menu navigation can be a pain, though Kinect users can opt for voice commands or a game pad.
5.5
Graphics
UFC Personal Trainer isn't the most exciting title, visually. Backgrounds are bland (What do you expect from a gym?) and the trainers look inorganic. Animations repeat often.
3.0
Sound
While the trainers do an admirable job voicing instructions, the sound clips themselves repeat constantly -- often back-to-back. It devastates the overall experience.
6.5
Gameplay
When it works, UFC Personal Trainer is a decent tool to supplement your personal fitness routines. Upper body exercises feel much better than groundwork.
6.5
Lasting Appeal
The repetition in both sound clips and warm-up routines can be tiring, but the devoted can put serious time into UFC Personal Trainer with 30 or 60 day programs. Invest with caution.
6.5 Okay
其他的有空再慢慢補吧,全身痠痛中 XD
=========更新==========
今天又玩了一下,發現幾個缺點,暖身跟緩和運動第一次玩可能覺得不錯,還滿豐富了,多玩幾個模式發現,全部都一模一樣,這就有點單調了...
資料上傳還是有問題
30天訓練的課程項目有夠多,選了30 DAY Build Strength 第一天就有19項訓練,玩到一半時間不夠只好強制跳出...
=========更新2011.07.12==========
Mark DellaGrotte的workout2主要是踢腿的教學,前兩段屬於教學性質,比較簡單一點。workout3 Combos I 開始運用前兩個訓練,要做四組組合拳,漸漸變的有趣起來。Mark DellaGrotte訓練課程總共有20個,看來還可以玩很久...
不過每個workout都要重複暖身跟緩和運動,如果一天要學兩個以上實在是很煩,雖然可以按暫停選SKIP跳過,不過如果暖身是五個小段,就要SKIP五次,才會進入課程 orz 改天來試試CUSTOM跟RANDOM這兩個模式能不能把重複的部分跳過好了...
剛剛順便玩了一下Greg Jackson的workout 1,跟Mark DellaGrotte有很大的差異,Greg Jackson不是在教拳法,而是比較像在體能訓練(當然也可能是因為workout 1的關係)。還第一次發現,如果裡面有一小節失敗,一樣會繼續訓練。哪有人一開始就伏力挺身...而且還一直感應失敗 Q_Q
順便補充一下Activities其他模式好了,另外兩個分別是Free striking跟Tire Flip。Free striking就是給你一個砂包,限時之內可以亂打,時間到結算分數,完全是發洩用的...Tire Flip也滿詭異的,就只是半蹲撐幾秒鐘之後往上翻,除非真的去弄一個卡車輪胎,不然舉空氣真的超空虛...
英文片名也是落落長:UFC Personal Trainer: The Ultimate Fitness System,下文簡稱UPT。最近公司比較忙,回家也都把時間花在Blog上,竟然連期待已久的UPT發售了都不知道 orz
老實說我買KINECT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跳舞遊戲跟健身軟體,無奈健身類型的遊戲一直都沒有一款看的上眼。會注意到這款遊戲完全是受當兵同梯的影響,他剛好大學主修拳擊,每天十幾個小時的相處,耳濡目染之下,也學到一點皮毛。
![]() |
開箱照 |
進入遊戲後,第一件事就是輸入你的年齡、身高、體重,記得...右上角有選項可以調成公制,我在那邊換算半天,KEY完資料才發現 Q_Q
接著就會進行基本的測試,包括仰臥起坐、伏力挺身和開合跳,記得先做好暖身阿,還在狀況外就直接測驗,做完全身痠痛...
以基本測驗來說,明明就全身都在感應區,標準的動作有時候還是會被系統漏掉。判定的方式可以說是很寬鬆,不過又有基本的要求。仰臥起坐須要遵照螢幕的箭頭指示上下,不然不計算次數。伏力挺身也是差不多,不過他的重點不是手的動作夠不夠標準,只要膝蓋不跪地,腰部動作大一點,都還抓的到。開合跳就滿慘的,最嚴重三四下就會漏一下,跳得要死要活,結算一分鐘竟然只跳30次...不過如果是把他當訓練軟體,而不是追求數值上的極致的話,是可以忍受啦~
測驗完之後就可以輸入心跳數了,這邊UPT也是採用簡易的做法,倒數15秒自己量心跳數輸入,其實微軟應該要弄一個原廠的心跳計套件才是,不然像EA的運動遊戲「貴鬆鬆」,花錢買了,套件又只能在他的遊戲用,真是浪費。不能像Wii Fit一樣可以量體重也不是很方便,雖然KINECT的操作方是很適合做健身軟體,配件方面卻還是滿弱的。
都完成之後,就可以正式進入訓練了,我是先選了Mark DellaGrotte的pre-made workouts模式裡面的workout 1 – Intro to strikes課程 (15分43秒)。
![]() |
Mark DellaGrotte專長是泰拳 |
訓練模式
雖然功能還沒有一項項去試,不過大概知道pre-made就類似教學模式,循序漸進設定一些套路來訓練,熟了之後可以自訂練習。下面說一下workout的基本流程好了,以workout 1 – Intro to strikes為例,總共有七個小節:- warm ups (暖身)
- Mark DellaGrotte jabs (其實就一般直拳)
- Mark DellaGrotte crosses(其實就一般直拳)
- rear elbows (肘擊)
- front elbows (肘擊)
- Mark DellaGrotte combo 2 (組合拳)
- cool downs (緩和跟拉筋動作)
玩之前建議可以先去選項把字幕打開,雖然這片看不懂英文也可以玩,不過教學的部分,很多注意事項可能會漏掉。單純以遊戲角度來看,這或許無傷大雅,反正判定很寬鬆。
對於格鬥技有興趣的就比較頭痛了,遊戲中的教練大部分都不是用鏡像的方式教學,偶爾會轉側面做一些重點講解,這可能要習慣一下,而且在姿勢的調整上面也都是快速講過去,所以還要是要一些相關知識才行。
基本動作
以下是泰拳的一些基本術語 (以一般右手慣用者角度說明)Jab:直拳(出拳的手與前腳同邊)
Cross:直拳(出拳的手與後腳同邊)
所以Jab Jab cross就是,左直拳、左直拳、右直拳。
直拳的瞄準目標是對手鼻樑。
Elbow:肘擊 (攻擊兩側敵人)
- Rear Elbow:肘擊 (與前腳同邊)
- Front Elbow:肘擊 (與後腳同邊)
- Ascending elbow:上昇肘擊
- Descending elbow:下壓肘擊
Hook:鉤拳 (攻擊臉頰)
Uppercut:上鉤拳 (攻擊下巴)
Knife:手刀 (攻擊頸部)
Knee:抬膝
kick:踢擊
- Front kick:前踢
- Side kick:側踢
- Back kick:後踢
- Jump kick:跳踢
- Roundhouse kick:回旋踢
Front stance:兩腳左右成一線的平行站姿
Combat stance:兩腳一前一後的戰鬥站姿
Boxing guard:拳擊手部預備動作 (拳靠近臉部)
Karate guard:空手道的手部預備動作 (拳靠近腰部)
Back fist:拳背攻擊
Rising block:上擋
Low (Down) block:下擋
Body Rip:短拳 (攻擊對手腹部)
Activities
這模式有點像小遊戲之類的,我只匆匆玩了兩項,分別是:Hit the mitts :就是跟著教練的指示打手套,一開始可以看綠色箭頭,熟一點就直接聽語音或看教練的動作。

Speed Ball:速度球,概念很簡單的東西,就直接看影片吧。只是打空氣很沒真實感就是了,也沒辦法練到手眼的協調性,變成只是需要依照指定速度的節奏遊戲...
補充說明
我記得有選項可以上傳achievements and accomplishments,不過兩光的說明書沒有網址,我直接上網找到網站註冊了之後,還是沒辦法登入,不知道帳密是不是沒有即時連接,改天再上去試試。也不知道會傳什麼鬼上去。感覺上應該是很基本的數值而已,不會有像遊戲中完整的圖表。而且註冊的時候超不爽的,國家加上面直接寫Taiwan,Province of China,我還第一次註冊國外帳號遇到這種鳥事。
附上IGN評分
7.5
Presentation
Clean, well-organized interface with plenty of high-quality video tutorials. Menu navigation can be a pain, though Kinect users can opt for voice commands or a game pad.
5.5
Graphics
UFC Personal Trainer isn't the most exciting title, visually. Backgrounds are bland (What do you expect from a gym?) and the trainers look inorganic. Animations repeat often.
3.0
Sound
While the trainers do an admirable job voicing instructions, the sound clips themselves repeat constantly -- often back-to-back. It devastates the overall experience.
6.5
Gameplay
When it works, UFC Personal Trainer is a decent tool to supplement your personal fitness routines. Upper body exercises feel much better than groundwork.
6.5
Lasting Appeal
The repetition in both sound clips and warm-up routines can be tiring, but the devoted can put serious time into UFC Personal Trainer with 30 or 60 day programs. Invest with caution.
6.5 Okay
其他的有空再慢慢補吧,全身痠痛中 XD
=========更新==========
今天又玩了一下,發現幾個缺點,暖身跟緩和運動第一次玩可能覺得不錯,還滿豐富了,多玩幾個模式發現,全部都一模一樣,這就有點單調了...
資料上傳還是有問題
30天訓練的課程項目有夠多,選了30 DAY Build Strength 第一天就有19項訓練,玩到一半時間不夠只好強制跳出...
=========更新2011.07.12==========
Mark DellaGrotte的workout2主要是踢腿的教學,前兩段屬於教學性質,比較簡單一點。workout3 Combos I 開始運用前兩個訓練,要做四組組合拳,漸漸變的有趣起來。Mark DellaGrotte訓練課程總共有20個,看來還可以玩很久...
不過每個workout都要重複暖身跟緩和運動,如果一天要學兩個以上實在是很煩,雖然可以按暫停選SKIP跳過,不過如果暖身是五個小段,就要SKIP五次,才會進入課程 orz 改天來試試CUSTOM跟RANDOM這兩個模式能不能把重複的部分跳過好了...
![]() |
Greg Jackson |
剛剛順便玩了一下Greg Jackson的workout 1,跟Mark DellaGrotte有很大的差異,Greg Jackson不是在教拳法,而是比較像在體能訓練(當然也可能是因為workout 1的關係)。還第一次發現,如果裡面有一小節失敗,一樣會繼續訓練。哪有人一開始就伏力挺身...而且還一直感應失敗 Q_Q
順便補充一下Activities其他模式好了,另外兩個分別是Free striking跟Tire Flip。Free striking就是給你一個砂包,限時之內可以亂打,時間到結算分數,完全是發洩用的...Tire Flip也滿詭異的,就只是半蹲撐幾秒鐘之後往上翻,除非真的去弄一個卡車輪胎,不然舉空氣真的超空虛...
四個小遊戲大概只有Hit the mitts比較有搞頭而已,剛過完五關初級,正式進入中級,玩起來很有在練拳的FU,沒事關機前都會打一下,認真打的話,很快就汗流浹背了,還被我妹抗議太大聲(明明才剛過凌晨...),打起來拳拳到套,很有扎實感 XD
可能考慮去買個加重器來戴,很多訓練空手都太輕了,沒什麼效果,而且那些關卡開始前都會問你的裝備負重,只是好像選0 KG也不會因此提高每一組訓練的次數,應該只是拿來作圖表計算用的吧 -.-?
===========更新2011.07.16=========
新增一個小缺點,WORKOUT有很多課程,不過做過的並不會有標記之類的東西,對我這種記憶力不好的人來說,有可能忘記做到哪裡...
另外,加重器到貨了,附上開箱文~
===========更新2011.07.16=========
新增一個小缺點,WORKOUT有很多課程,不過做過的並不會有標記之類的東西,對我這種記憶力不好的人來說,有可能忘記做到哪裡...
另外,加重器到貨了,附上開箱文~